景天科
景天科(Crassulaceae)
- 学名:Crassulaceae
- 分布区域:非洲、亚洲、欧洲、美洲
- 种属:34属1500种以上
- 界:植物界 Plantae
- 演化支:被子植物 Angiosperms
- 演化支:真双子叶植物 Eudicots
- 目:虎耳草目 Saxifragales
- 科:景天科 CrassulaceaeDC.
是虎耳草目的一科,为多年生草本或低矮灌木。原产于世界温暖干燥地区,分布在北半球大部分区域,品种繁多,大约有34属1426种,中国有13属(2特有属,一引进属),约233种(129特有种,1引进种),另有多种引进作为观赏花卉。该科多肉植物为多年生肉质草本,夏秋季开花,花小而繁茂,表皮有腊质粉,气孔下陷,可减少蒸腾,是典型的旱生植物,无性繁殖力强,采叶即能种植生根。景天科植物植株矮小,由于是肉质,耗水肥很少,因此极易种植观赏。景天科植物由于其矮小抗风,又不需要大量水肥,耐污染,因此成为比较流行的屋顶绿化的首选植物。分布非洲、亚洲、欧洲、美洲。以中国西南部、非洲南部及墨西哥种类较多。
景天科形态特征
本科植物为多年生肉质草本,夏秋季开花,花小而繁茂,各种颜色都有。表皮腊质厚,气孔下陷,可减少蒸腾(蒸散作用),是典型的旱生植物,无性繁殖力强,所谓“采叶即能种植生根”(落地生根)。
草本、半灌木或灌木,常有肥厚、肉质的茎、叶,无毛或有毛。
叶不具托叶,互生、对生或轮生,常为单叶,全缘或稍有缺刻,少有为浅裂或为单数羽状复叶的。
常为聚伞花序,或为伞房状、穗状、总状或圆锥状花序,有时单生。花两性,或为单性而雌雄异株,辐射对称,花各部常为5数或其倍数,少有为3、4、或6-32数或其倍数;萼片自基部分离,少有在基部以上合生,宿存;花瓣分离,或多少合生;雄蕊1轮或2轮,与萼片或花瓣同数或为其二倍,分离,或与花瓣或花冠筒部多少合生,花丝丝状或钻形,少有变宽的,花药基生,少有为背着,内向开裂;心皮常与萼片或花瓣同数,分离或基部合生,常在基部外侧有腺状鳞片1枚,花柱钻形,柱头头状或不显著,胚珠倒生,有两层珠被,常多数,排成两行沿腹缝线排列,稀少数或一个的。蓇葖有膜质或革质的皮,稀为蒴果;种子小,长椭圆形,种皮有皱纹或微乳头状突起,或有沟槽,胚乳不发达或缺。
景天科生长环境
在中国西南地区、热带干旱地区多有分布,主要野生于岩石地带、山坡石缝、林下石质坡地、山谷石崖等处。多数植物种类喜光照,适生温度为15-18℃,部分种耐荫,对土质要求不严。喜湿润,但忌涝,性耐寒,宜于砂壤土生长,便于管理和养护。
演化
景天科起源非洲南部,随后向北扩散到地中海地区,再蔓延至亚洲、东欧和北欧,最后扩展至北美。
景天科用途
景天科植物植株矮小,由于是肉质,耗水肥很少,因此极易种植观赏。景天科植物由于其矮小抗风,又不需要大量水肥,耐污染,因此成为目前比较流行的屋顶绿化的首选植物。